正道沧桑最新章节_正道沧桑(小说免费阅读)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

发布时间:2023-11-18 编辑:小编

1956-1958年正全国闹饥荒,曾琳脱着虚弱的身子满山上找啊找,用了将近半天的时间,只采回不到半斤的小笋。

为了把仅有的这点小笋留给董政吃,她不知从哪里得知观音土可以充饥,自己只拿了两根小笋就着观音土入食。

因为饿得太慌,在饿得头脑发昏发胀的情况下,曾琳一时误食了过量的观音土,观音土堆积在肠胃中无法消化吸收,也无法通过大便排出,导致腹胀。

那一晚,曾琳被腹胀折磨得一夜都无法入睡,董政并不知母亲是因过食观音土,以为是其他病因,连夜忙着要去请医生,待董政从五公里的水口请来医生,曾琳已经不行了。

多么悲苦的时代,董政在他母亲去世的那天,他没有淌下一滴泪,或许这么多年经受的苦痛早已把他的心智磨得麻木了。

母亲走了,当初同是董家的本姓人却没有一个人上门来帮忙,就连曾琳跟继先当初养大的德显也没来露个面。

只有阿英闻到噩耗,带着她的孩子跟丈夫从邻村赶来帮董政。

阿英的老公虽是鳏夫,但为人老实,对阿英也顺从,这些年阿英嫁过去,日子虽然过得苦一些,但倒也相安无事。

阿英帮忙凑了点钱,买了一口薄棺材,请了几个“将军”帮忙把曾琳抬到后山,她的墓与继先的墓是紧挨在一起。

转眼又过了几年,在董政36岁那年,临村来了几个外乡人,他们还在离村庄偏一些的山坳里搭起了茅屋定居了下来。

后来董政才得知这几个外乡人是从湖南逃荒而来的五口之家。

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三个孩子,一个女孩差不多十五六岁的样子,一个男孩看上去也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最小的路还走不稳,是个刚过周的小毛仔。

董政时常看到那个大点的姑娘一个人在茅草屋里带着两个小的孩子,她不但带着孩子,还负责煮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饭。

那对年轻的夫妻是手艺人,他(她)们逃荒到此地,白天走街串巷去讨生活,晚上一家五口就住在这简易的茅草屋里,男的会打铁,女的是在男的忙活时帮忙打下手。

那时董政早已搬出原先住的茅草屋,住进了由队里分的三户人家合住的木屋里,木屋里有一个二十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厅堂,是由住在这栋房里的三户人共用。这里的大堂一般是用来招待客人,及某些日子举行仪式用。

大厅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排用木板隔开的两间房,他们两家分别各占一侧。而大堂的屏风后面左侧又另辟出一间小房间,唯独这间小小的房间是董政住的。

屏风后面的右侧方向是用木板隔出来不到五平方的两间小厨房。

董政他没有厨房,他只有一个炉子,一个人的一日三餐全是在炉子上安排。

他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用几根木头简易搭成的床铺,一个放衣服的木箱子,一把椅子和一张只能容纳一个人坐下吃饭的桌子,而这些家什全堆在这个十平方不到的房间里。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正道沧桑最新章节_正道沧桑(小说免费阅读)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