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笑读朱元璋

笑读朱元璋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枫叶寒霜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有利必有弊,这三年的经历虽然带给他比如身体等很多终身受益的好处,但是同时在这三年的要饭生涯中,同时送给他的还有内敛的暴戾和极度的吝啬。

叫花子当街要饭,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就受人欺负,内心却异常高傲的朱元璋来说,要饭的经历对于他来说是一生抹不掉的耻辱,要饭途中受人冷嘲遭人唾骂,种种经历绝非朱元璋愿意面对,但是迫于当时形势所逼,要么受骂,要么挨饿,这个单选题摆在他的面前,他只能选择前者,这份压抑和耻辱也只能深深的埋在心底。

一个身高五尺的男儿,身穿一件破烂的袈裟,手里持着一个破旧的钵,敲着几乎褪光了漆犹如褪了毛的猪一般的木鱼,四处流浪,从看门之人眼中看出浓浓的鄙视和厌恶,却依旧得硬着头皮向对方乞讨,而对方却从自家养的狗嘴里,淘换出几两似白非红的玩意儿丢到朱元璋的面前的时候,他的内心绝对在翻江倒海,恨意连连。

早已练就内敛性格的他,脸上表情却依旧自然,眼神之中的火光在最深处瞬间点燃,却依然被深深的笑容所遮盖,步伐依旧平静而缓慢,摆在他面前的无论是何物,他都只能强咬着牙,孤独而压抑的做着同一种选择,那就是吃下去。

因为只有吃下去才能活命。

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这种情况下,必然造就朱元璋残忍和几近冷酷的性格。

君子报仇,尚待十年。

何况种乎。

我觉得这是朱元璋当时心中所想。

而在数年之后,他登基称帝,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很多人说朱元璋在当了游方和尚之后,听说有人造反,他就义无反顾的跟着造反,我觉得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错误的,从思想和实际情况上也站不住脚。

大家不妨想想,此时的朱元璋虽然是当的和尚,但是起码每天有一两口饭菜可以充饥,有家伙式可以吃饭,但是如果当了义军,跟着造反,那要面对的可就是随时会出现在面前的铁马弯刀的元军,那是要掉脑袋的买卖,这种随时会被杀头的买卖不是谁都愿意去做的。

如果说他一听到有人造反就跟随的话,他又何必再重新回到皇觉寺去当和尚,他完全可以早早的跟着义军去造反,去干掉元朝那帮没奶都是娘的混蛋,又何必徒步走上几千里再回到寺庙呢。

所以,这一点从根本上就是自相矛盾的,从理性上讲,也是错误的。

好了,既然回来了,那就既还之则安之吧。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先凑合着过吧。

……

三年的辱,从小的苦,所有的怒,全部都深深的埋藏在他的内心之中,再回到皇觉寺之后,默默无言,只等命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

而这个机会没过多久,便赫然到来。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笑读朱元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