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因果之路

因果之路

来源:掌中云

状态:连载中

作者:兰生子

主角:古松树,白玉龙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关于“石姑娘娘”菩萨的由来,从老人们口中也晓得个八九:相传以前村庄里有位叫石姑的阿姨,善良、美丽,只是丈夫早早病故,膝下亦无子女,虽然她很孤独,但是似乎永远都那么快乐,并热情关爱着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带给大家无尽的欢乐。有一天,石姑从山中采完蘑菇已近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孩蹲在草丛边抽噎着,石姑上前询问,小孩只是不停地喊着妈妈,石姑不禁心生怜意,便好生哄着带回了家再作打算,可谁知自从将小孩接回家后,村里马上接二连三地发生孩子失踪事件,唯独石姑家的小孩安然无恙,才几天功夫就让整个村庄人心惶惶、哀毁骨立,笼罩在绝望的恐惧中,为解开谜团,村民从远方请来一位法师,装模作样一番后,哪能见效?为了推卸责任,便对村民讲:石姑那天所带回的孩童不是村庄的娃,乃千年妖精所化,夜晚出来将童男童女捉了去,等吃够了七七四十九个之后,就会成魔,到时连神仙也奈何不得,贫道法力不够,无法降妖,还得另请高明,便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凑巧这天晚上又有小孩消失了,村民均信以为真,从此对石姑冷眼相对,唯恐避之不及。

石姑不堪重负,一夜愁成白发,神智不清,胡言乱语,浑噩中,见南海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驾祥云飘然而至,道:“石姑,汝可知错否?”

石姑慌忙作揖跪拜,道:“弟子不知,望菩萨指点迷津。”

“那日,汝所带回孩童乃修行虎精所化,曾与吾约法三章,其一便是不得伤及人命,今这孽畜本性不改,残害无辜,意借汝之所藏匿,吾欲降服此妖,但需汝力助,可愿否?”

“此乃弟子前世修来之福,若能降妖,纵使粉身碎骨,死不足惜。”

“吾擒获虎妖,即用法力将汝化石山镇之于此,使它永世禁锢,不得自由,汝可愿否?”

“弟子愿意。”

“因汝而起,因汝而终;三世因果,自有定论。”说罢,菩萨又驾祥云飘然而去,往后,再无小孩失踪之事,亦不见石姑身影。

一日,有一老汉进山狩猎,正行间,发现前方陡地平地而起一座峭壁石山,凭经验知晓此山以往不曾有,怎会无故突然多出一座山呢?老汉赶紧回村将此奇事告知众人,大家众说纷坛,老汉见他们均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自己,正色道:“吾老汉几时欺过汝等,既不信,可与吾前往探个究竟。”于是,带着一干人等议论纷纷地往石山走去,大概行得个把时辰,便望见高矗的石山,此刻已近黄昏,落日余晖,天边的彩霞映着石山,形成了一幅唯美的诗画:这不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在深情地凝望么?像极了平日里石姑的容貌,此情此景使众人不禁“咦”“呀”“哇”此起彼伏,一片惊讶之声,老汉瞧了个仔细,便提议大家再去石姑家看看,回头行至石姑家前,院中早已杂草丛生,似许久无人打理,推门而入,屋里家具整齐,却灰尘积厚,在厅中桌几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因吾而起,因吾而终;永镇虎妖,生生世世,唵嘛呢呗咪吽。”众人似懂非懂,似信非信,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老汉捋了捋胡须,低头沉吟了会,那日捉妖的法师一语成谶,心中自是认定了石姑便是活菩萨,清了清嗓子,道:“诸位,请听老汉拙言,昔石姑待吾等恩善有加,今化石山伏妖于此,实乃活菩萨也,惜吾等竟不知福兮,多有错怪,为感恩泽,吾等理应树牌立坊,歌颂功德,再设庙宇,供菩萨,世代相朝,汝等意欲如何?”众人均表赞成,回村奔走相告,不日便准备妥当,时至今日,“石姑娘娘”早已成了村民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图腾。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因果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