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泉印眼镜蛇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牛二这次请的喜神是吴家堡富商吴天明家儿媳妇,吴家经营着绸缎粮米生意。太平年间,吴家从江浙苏杭一代,大批量贩卖给色绫罗绸缎,与两地官商人物均交往颇深,出入则非富即贵,绫罗绸缎,化作白花花的银子往吴家流淌,很是红火。在饥馑年间,吴家粮仓便成为湘西官民度过饥馑的保障,吴家家风颇好,在饥馑年间,也不会大肆抬价,家大业大,反而依丰年粮米价格,向湘西供应,官民口碑上佳。当官的治下无饿殍,无乱象。老百姓在饥馑年间得到救济,因此,上下无不称颂,吴天明也被当地人成为吴大善人。

吴大善人二儿子吴云飞在丰都县设有分号,按吴家总号的规章,经营生意,勤俭持家,已然成为总号外实力最强的分号,在丰都县开门立户,大小家眷便常年在丰都生活下来。

吴家二媳妇荷花是官宦家的小姐,是个出了名的美人,温柔贤淑。吴家高门大户,名声在外,自然被四方贼人惦记。前些天被一个狠贼盯上,深夜里摸进家门,摸进荷花的卧室,没得几两碎银,却对女主人起了淫心,捂了荷花的嘴欲行不轨。那荷花贤良端正,如何受得了如此羞辱,拼命反抗,但一个弱女子如何抵挡住这强人,反抗中,竟被捂死了。那贼人一看出了人命,也不敢停留,胡乱卷了些金银细软,就跑了。

虽然报官,但这年头,丰都一带盗贼出没频繁,群山环绕,贼窝子多如牛毛,捉拿盗贼的事真如大海捞针了,所以这荷花只能带着恨意而去。

按老规矩,是必须回老家安葬的,在湘西,因路途难行,且空气潮湿,山路崎岖,尸体不好保存,一般都委请了赶尸匠来,赶回家去。赶尸匠们都精通还魂大法,可将喜神还魂,容貌及尸体保存和生前一样。

湘西赶尸匠行业已逾千年以上,其中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即传说中的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部落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后来,一场血战之后,要往后方撤退,清理战场,将伤兵都抬走后,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军师装扮成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的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