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天当立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胖胖的云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见过诸位先生。”张氏和甄姜与众人见了一礼。

甄逸又一指推着车子的小丫头:“这便是我的第五个小女儿,今天也想请诸位高才为小女赐个名。”

席中有人说道:“赐名之事,自然由元皓先生和公与先生代劳最佳。”

众人纷纷附和。

甄逸也点了点头,对田丰二人道:“那就有劳二位兄长了。”

田丰和沮授低头思索。

郁临风刚喝完了一壶酒,将酒壶举起来冲仆人晃了晃,示意再来一壶。

这酒跟后世的甜酒差不多,没什么度数,可当饮料喝。

田丰刚好看到郁临风举着的壶,突然眼前一亮,写下了个“宓”字,递给沮授。

沮授抚掌道:“好名!宓同密,为安静的意思。亦通伏羲之伏,宓妃亦是伏羲之小女儿,乃洛水之神。为甄兄小女之名,实在妙极!”

“甄宓。”甄逸点了点头,异常满意。

众宾客也对此名纷纷称赞,夸田丰才智无双。

张氏又对田丰和沮授行了一礼以示感谢赐名之恩。

可别小看请有名望之人赐名的意义,流传出去可是一段佳话,被赐名之人到时自然会随着赐名之人地位上升而随之增加名声。跟现在请明星帮忙打广告一样的道理。

郁临风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玄机,不就是变相的炒作吗。

甄逸显然想今天将炒作进行到底,又对众人一拱手。

“既然元皓先生及公与先生为小女定下了名,诸位可有人愿为小女赐诗一首?”

他却没想到,这一句话居然问得大堂冷场了。

写诗?哪有这么容易!

大家所读大多为经论,对作诗倒是懂一点,毕竟诗经也读过。

可是一直到汉末,有诗流传下来之人寥寥无几。

直到魏晋时期,以曹氏父子三人为首的建安七子,才令诗词之道逐渐兴起。

写诗不比写文章,需讲究韵律和意境。

但这并不代表这时代之人不喜欢诗,相反有好的诗歌,文人都会趋之若鹜,争相传诵。

不光在坐众人,就是田丰和沮授都感觉有些棘手。

写诗不是写不出来,主要是写出一首好诗,实在太难。

沮授转过头,突然瞟到在一旁胡吃海喝的郁临风,眼睛亮了。

这小子不是个有诗才的吗?

方才随口咏出一首七言,看他这镇定的样,想必胸有成竹!

“不知临风有无佳作相赠?”

这时代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调料,但甄府做出来的东西胜在原材料好,口味还算不错。至少比在家里咽窝头强多了。

反正送了面镜子,估计多吃点东西人家也不会有意见。

至于其他事,有这么多文人在场呢,跟咱这泥腿子有个毛线关系。

所以郁临风手和嘴都不停的动,一点都没讲斯文。

刚将一条鸡腿咬在嘴里,还没开撕呢,沮授居然找上了他。

弄得郁临风心里直想骂娘。

姓沮的,能让人好好吃顿饭么?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三国之黄天当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