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微小的命运

微小的命运

来源:掌阅

状态:连载中

作者:李静睿

主角:林微微,任宁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我开始写这个故事,在纽约皇后区一栋近百年的老房子里。很多朋友觉得我们不应该住这个社区,中国人、东南亚人、墨西哥人,以上三种人会凑在车库里打一桌麻将;路边有黑人高中生抽大麻;再往后走几个街区,发生过连环凶杀案。有个朋友跟我感慨,如果女儿以后一辈子住在“皇后区这种烂地方”,她会非常失望,她的女儿在第二年考进哈佛,大概永远走出了皇后区。

我在皇后区过得很好。身为暂住一年的游客,我体会不到那些让人不安的东西——肤色、收入、地位、阶层——我只享受了一个廉价而安静的纽约:一美元三把葱,广东人开的西饼店咖啡齁甜,但有刚出炉的老婆饼。后院空旷破败,铁丝网锈迹斑斑,整个秋天我都在扫不可能扫净的落叶,彻夜大雪后有猫走过,留下梅花形脚印。当然我也经常去曼哈顿,在MoMA看凡·高,去东村吃日本菜,去大学教授的家中过圣诞节,经过用查理·布朗和史努比玩偶装饰的橱窗——你也知道,就是那种让人觉得理应如此的纽约生活。

回家时走出地铁,看黑人排着队吃四点五美元三荤一素的中式快餐,可以选一条黑乎乎的红烧鱼。我想到老家有类似的盒饭,专卖给干力气活的工人们,菜很咸,所以量不需要多,但随便添饭,有些人就一直添,我坐在边上的小炒店里,看他们蹲在路边,把那些饭吃完。我为纽约和家乡之间的巨大落差和微小相似着迷,于是开始动笔写这部小说,那个时候我已经写完《小镇姑娘》和《小城故事》,这两部作品有诸多毛病,却对我很重要。在技术上,它们让我在长达十年的中断后,渐渐重新握住写小说的笔;在情感上,则像往外吐出自我,在吐干净之后,我暂时对书写自我和记忆都失去兴趣,我想写他人,也想写当下。

《微小的命运》基于一个简单疑问:到底是什么决定生活的流向,是命运,还是人心?在前两本书中,我书写命运,尤其是苦难中人的不可选择,但在这一本中,我想写在那些谈不上任何苦难的生活中,人心是如何反作用于命运。以前我相信命运是一条不可辩驳的河流,我们唯有顺流而下;现在我却相信它在途中有诸多分叉,也许所有分叉最终又将汇合,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是选择让这一切有所不同。于是有了这本书的题记:“命运屈从于外力,也屈从于内心。”书中主体故事平行发生于纽约和自贡,又有一部分发生在北京,城市和际遇带来不同,却并没有那么不同,因为人心的相似带来更多相似,犹疑、软弱、动摇、勇气、决心,是它们带领我们,走向命运的结局。

在最初的想法里,它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最后它只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两年,中间我修改其他书稿、写两个专栏,又陆续写了一些看起来题材“更重要”的短篇,同时在酝酿一部新的长篇,这一度让我对这本书失去信心,觉得它试图面对的问题太小,也太不重要。但2014年冬天,生活发生了一些剧变,两个好友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出事,我们总是回家很晚,雾霾深重,在什么都不能做的暗夜里,我会打开这个文档写上几行字。这给了我无限安慰,它让我觉得,命运中有不可能被夺走的部分,最无用的东西,会在最无望的时候帮助你。就这样,在这几年难得的持续低潮中,我一鼓作气,完成了初稿和第一次修订,写到结尾,我想,没有什么比我们如何面对命运,更重要的事情。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微小的命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