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长歌演义

长歌演义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雪香落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杨琼叹笑道:“若赵惠王稍有清醒明智,实不该以赵括为将。连其父赵奢生前也断言,赵括倘若为将,必将坑害万千将士的性命,给赵国带来祸害。当时赵国境内智士能人不在少数,任征调一将为帅,或许都可避免长平之败,其鹿死谁手,尚不得知。”慕容烈道:“赵惠王若不点提赵括为将,举国上下,还有哪方将才可用?”

杨琼道:“以小侄的愚见,时有乐毅者,通晓战法,治军有道,曾辅助微弱之燕国,攻破强齐七十余城,文韬武略,盖世公认。田单者,战术奇变,百折不挠。虽临危上阵,却能以弱胜强,扭转乾坤。大将李牧,一身智囊,精通战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乃当世之名将。更有老将廉颇,威勇三军,老当益壮,诸侯莫不畏惧其勇。赵惠王有此四将,若有祖上胡服骑射之雄略,足以雄霸诸侯,一统天下。然而惠王却庸昧,中秦反间,排斥良将忠臣,任用华而不实的赵括,真乃大错其错,结果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

慕容烈沉吟思考,徐笑道:“乐毅确有将才,但早已体弱多病,不能出征。田单巧于布阵,以守为攻,保国守境有余,带兵出征不足。廉颇虽是英勇,但好战少谋,性情急躁,且善于平原野战,不宜攻坚。李牧虽值壮年,北方边境屡败匈奴,有智定乾坤之才,却也是独木难支,北方战事少他不得。唯有赵括年少多谋,深熟兵机,屡常建功,揽得人心,倒也不是徒有虚名。至于后世将他说成是纸上谈兵,那也是成王败寇的千古定例。胜则主上猜忌。败则青史痛骂,诚为两难。试看乐毅、李牧、白起的结果如何?”

杨琼听得不差些惊成草木,他不曾料到这世上居然还有人去为赵括沉雪昭冤,且如此名正言顺,证理凿凿,教人一时难以辩驳。心中虽有不予苟同之意,但不敢明言反驳冷言,微笑道:“伯父言之有理。功过澄清,实事求是。小侄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孔门论道了。”

慕容烈呵呵笑道:“贤侄无错,老朽的话,其实也并非十分有理,只是不愿一味苛刻求兹。”

杨琼闻说,方才省悟其中的道理,暗暗佩服。

闲聊须刻,阿兰早已将鲜美的猎肉,香喷的米饭,和清淡的菜蔬,整着好大一桌。又从地窖里取了贮存多年的佳酿桂花香,酒色胭脂般的琼浆玉液倾盏而下,香浓醉甜,甚为可口。

杨琼见阿兰热诚待人,不禁感动,叹道:“杨琼自出了中原深山,一路西行,游山戏水,风餐露宿,从未享受半点亲友温情。今日伯父与阿兰佳肴款待,视吾如生,好生教杨琼感动,真是羞无回报。”

慕容烈闻言,相视一笑,道:“这是哪里话,都是一家人,只怪山野僻地,并无珍物,只要贤侄爱吃,这里又无外人,撒开手脚无妨。俺们习武之人,最不喜那些俗礼,只要讲究痛快。”杨琼喜道:“伯父说得很对。”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长歌演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