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南梁秋歌

南梁秋歌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天狼星一号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大约距今1亿3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强烈碰撞,青藏高原受力缓缓抬升,而黄土高原发生断裂下陷,向东而去的众多河流,汇聚于此,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庆阳湖。1978年5月,在庆城县三十里铺的环江东岸,出土了环江翼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个体最大的翼手龙类翼龙。翼龙形似蝙蝠,身无羽毛,靠着光滑无毛﹑而有指皱翼膜的两个大翅膀,不能做远距离飞行,只能在海边湖边滑行,以捕捞小鱼为食,证明了庆阳湖的存在。由此推论,那时候的庆阳,气候温暖湿润﹑茂密的森林密布﹑广袤丰饶的大地上,生活着各种体型庞大的动物。1973年1月20日,合水县板桥乡马莲河电站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在工地南侧叫着走马梁的半山腰上,民工发现了两枚粗壮的龙骨,随后,这一信息层层上报至甘肃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1973年4月5日,考古人员开始挖掘,一直到6月17日,经过43天小心谨慎的挖掘,一具完整的大象化石重见天日,古象体长8米﹑身高4米﹑门齿长3米,个体之大﹑世代之早﹑保存之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发现。因古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命名为黄河象。

随着地壳的运动,从西北内陆不断飞来的沙尘,降落在庆阳湖,经过长达两千多万年的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其中最出名的是白鹿塬,面积最大的是董志塬,民间谚语: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

1919年,法国地质学家﹑传教士桑志华来到陇东考察,幸家沟一带的农民经常在黄土里发现各种古生物化石,因为具有消炎﹑止疼﹑镇静的功能,他们称之为龙骨,他们将挖掘的龙骨,卖给中药铺子。1920年5月30日,桑志华住宿在华池柳林三十里铺教堂,当地的传教士给他两枚牙齿化石,采集地点正是幸家沟。桑志华随即雇佣民工挖掘,6月4日,发现了一块石英石,形如金字塔,高四五厘米,有明显的人工打砸的痕迹,是一件史前时期人类留下的文化遗物,它就是中国出土最早的第一件旧石器,距今约1.8万年。这一发现,彻底打破了国外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北方黄土层,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判断。随后,桑志华又在华池县采集到三趾马等动物群化石。

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以前,就有了早期的农耕,人类始祖轩辕皇帝在此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因而有«黄帝内经»,岐黄故里之称;周先祖不窋率族人奔戎狄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司马迁«史记»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夏商时,庆阳称为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称北豳,春秋战国时为戎狄之地,隶属义渠戎国;隋开皇十六年,置庆州,隋炀帝时改为弘化郡;唐初又改为庆州,后改为安化郡顺化郡;北宋政和年间,首次取名庆阳,后设环庆路,又设庆阳军节度使,庆阳之名,方见于史册。北宋范仲淹曾任环庆路招讨使,与其子驻守庆阳,筑城练兵﹑保境安民。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南梁秋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