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到永历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山高月阔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关键时候,组织的作用显现了,许多大臣上疏申救,奏疏上百封,这使万历更加恼火,他显然己经感觉出了顾宪成和他的组织对他的挑衅。

万历一定在心里想,我就不信,我这个皇帝连个吏部郎中都办不了,我要办不了你,我这个皇帝就不当了!

于是,他以“忤旨”之罪将顾宪成革职为民,那些上疏申救的官员也都受到外放、降调、削职等处分。

皇帝真的恼了,顾宪成只好暂时服贴一下。

回到家乡以后,顾宪成并没有养望林下,短暂休整之后,顾宪成就开始以讲学为名,广交朋友,四处活动,他请进来,走出去,在自己住宅南边造了几十间书舍专供来人居住,还经常与苏州、松江、常熟、太仓、嘉兴、宜兴等吴中学者聚会。

随着活动量的增加,顾宪成迫切感到必须具备一个固定的讲学场所,从而将分散的讲学活动变成一个有协调组织的统一活动,从而增强社会影响力。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经顾宪成等人的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东林书院。九月工程告竣,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作为首倡发起人之一的顾宪成捐银最多,又去策动吴地官员和缙绅捐资助修,出了很大力。

顾宪成亲自为书院讲会审订了宗旨及具体会约仪式,这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它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除了严寒盛暑外,定期会讲。

东林书院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政治意图明显的在野人士俱乐部,它由一批心有不甘的在野人士发起成立,主要活动是学术搭台、政治唱戏。

明代官场各种复杂关系不断在东林书院交汇凝结。东林书院很快就发展成为各种关系的总部基地,编织成一个隐秘而庞大的关系网,每年一次的大会有时多达千人,积聚了很大的政治能量,从而吸引了众多在职官员参与其中,小官加入其中可相互取暖,大臣也愿意引以为后盾,形成了势力庞大的东林党。东林党是明朝党争的始作俑者,对明代政治影响深远。

东林党虽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气节道义相号召,以君子自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结党必定营私,结党必破坏平衡,无论古今中外,结党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漂亮的对联,也不能掩盖结党的消极方面。

事实上这幅对联是有毛病的,一个人要知所进退,尤其是在工作中要守“本分”,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关心的事不要关心,不能“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从万历到永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