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绞索:挫败美帝细菌战阴谋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这下不敢马虎了,李承桢他们领来了防护眼镜后继续做实验,反应液经过浓缩得到六六六,试验成功了!卢玉华开始在一间空的厂房里面根据李承桢画的草图领着装配工人施工。

苯通氯的反应器如何办?开始从仓库里找到几支石英管,想用连续工艺法通氯,但是紫外线灯的功率太小,反应进行得很慢,放大试验只好暂停。

真想不到,从反应器卸到蒸馏水瓶里面的通了氯的苯受到外面的太阳一晒马上起了反应。

这下可好了,用太阳光作触媒,不需要紫外线了,也不用反应器了。

于是,李承桢他们就在车间外面放上两个长桌,架上10个10立升的圆底烧瓶,在太阳光下把氯气通到苯里面。

反应进行的非常顺利,只要通氯气的玻璃管道被析出的六六六晶体堵塞了就是反应的终点。把反应完的料集中放到蒸馏罐里集中后蒸馏把多余的苯回收,六六六的结晶就得到了。当然玻璃瓶里面要留一点点反应液作为反应的诱导载体,否则反应是不会马上进行的。

龙厂长给定下了规矩,大晴天工作,从太阳出来到太阳下山之间的时间是氯化的工作时间,没有星期天,下雨天和阴天休息。

从3月份开始做实验和准备工作,4月份安装,5月份生产,短短的16天生产了6吨六六六,经过北京中央药检所的化验,γ体含量达到25�5%,质量完全符合要求,马上空运到朝鲜前线。

回到研究室,郭丰文主任让沈家祥教授做氯霉素的研究,沈教授从大连带来了几个人,有张宴清,郭可义等3个人,任务是把对硝基乙苯用在三氧化铬的触媒下用氧气或空气氧化成对硝基苯乙酮。

这是一条中国人创造的合成对硝基苯乙酮的方法。看来好像很简单,但是氧化过程不理想,转化率只有17%。

李承桢感到这个方法有问题,就到图书馆查《美国化学文摘》,结果被他看到了一个合成苯乙酮的方法,用高锰酸钾在硫酸锰为触媒,在水介质中50度反应即可把乙苯氧化成苯乙酮。

李承桢用对硝基乙苯作了实验,果然得到了对硝基苯乙酮。

李承桢把试验结果告诉了郭丰文,他的意见还是继续用氧气氧化的方法完成试验,这个方法交给汤菲烈来完成。

果然,汤菲烈完成了对硝基苯乙酮的放大合成,提供原料给下面的溴化和成盐两步反应。

李承桢查阅了文献资料,看到类似的氧化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而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水会破坏自由基,所以反应不能进行完善。

看了这篇文献,李承桢马上把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装,把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液中除掉,转化率很快提高了,从原来的17%提高到80%,得到了用氧气氧化法合成的对硝基苯乙酮。

沈家祥非常高兴,对在反应机制上的自由基反应理论的设想加以肯定。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正义绞索:挫败美帝细菌战阴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