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羊宫到浣花溪》夏雪松杨培明大结局免费阅读

发布时间:2024-01-25 编辑:小编

在饥荒年代住校,首当其冲的就是吃不饱,其他同学都有家、有父母照顾,无论如何总要好一点,记得当时每人每月定量为21斤大米,每天为二三三,即早上二两,中午和晚上各三两米饭。现代青年要控制体重,减肥,认为应该够了呀!要知道那时每人每月仅二两猪肉,二两菜油,分摊到30天,每天没有什么油花花,长期下来,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就算某天能猛胀一顿(例如假期回家吃菜稀饭),也只是“胀”的感觉,而没有“饱”的感觉。处于发育期的我更是觉得哪一天有饭能吃饱,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幸福。当时在学校食堂,是用一搪瓷盆蒸饭,分量够不够,学生也无从知晓,反正饭是软中带稀。蒸好后炊事员用一个竹子做的格子,把饭按成扇形的8份,搭伙的同学8人围成一桌,都是一群小饿鬼,都希望自己那份最大。用钢笔在饭桌上飞转一下,停下来笔头指向谁就成了第一个切饭的人。可以选看上去最大的那份。不但如此,在用竹刀切饭团时把竹刀往两边略带倾斜,这样得到的分量会更大些。第一位切完后,依次类推,可怜的就是最后那个人,他的饭团不但从上看面积最小,而且两边都遭到切割,像一块三角形倒立的西瓜瓣,在盆中几乎都立不稳了。所以,下课铃声一响,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直奔食堂,避免当最后那名倒霉鬼。为此,还受到不少同学嘲笑!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在终日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为了吃什么花样都有。现在想起来都是笑话,当时,不知哪位科学家发明,说是小球藻蛋白质有多少,营养怎么高,可以食用,什么叫小球藻?就是找一个大玻瓶,撒泡尿进去,加上水,在太阳下晒几天,就会有一绿色藻类长出来,把它过滤出来,就是小球藻了,无奈分量太少,像一些绿色粉末,怎么充饥?又提倡什么瓜菜代粮食,甚至用树叶代粮,还开现场会交流。市教育局来了一帮人,学习吃什么呢?把嫩桑树叶用面粉裹上,放到油里去炸熟,当然好吃,但本来就是大饥荒,哪里有面粉与油去炸呢?可见什么现场会造假之风是有传统的。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某次打牙祭时啃剩了一块骨头,为了物尽其用,在每次蒸饭时(老师是自己拿米交给食堂代蒸饭)都把那块骨头放在饭上,企图把剩余的油脂再蒸出来。问题是那块骨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利用,变成了一块毫无油气的钙质,终于有一天炊事员忍无可忍,把那块骨头扔出了厨房。

学校为了改善生活,还自己喂了几条猪,但人都吃不饱,哪有什么残羹剩饭给猪吃!可怜那几条猪瘦得像狗一样,几根肋骨都数得清。学校要我们学生去“打猪草”,即外出给猪割青饲料,猪又不是牛,不吃草,只有去农民地里偷几根萝卜回来交差,常常是交一根萝卜给猪吃,自己吃一根填肚子,还要冒被农民追打的危险。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从青羊宫到浣花溪》夏雪松杨培明大结局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