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二、艰苦创业

发布时间:2023-11-18 编辑:小编

回到深圳后,市委书记等人吸取新加坡经验,对深圳的规划方案,由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市委提出应该扩大大纲提出的深圳城市绿化带,在所有主干道两侧尚未建起的房屋一律从红线后退30米,留出绿化地带。

在此意见指导下,深圳市副市长罗昌仁具体指导了规划的再修改,原则上坚持了市委的决定,能够退地的坚决退。

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修改人员提出,在上海宾馆至深大电话公司一线以西留出宽度为800米的绿化带,各个公园范围予以一定程度的增加。

这一具有远见的修改,对改善特区的投资环境、建设现代化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了详细的城市发展规划,深圳的建设开始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当时,为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深圳市重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此,深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周鼎明确地说:

现代城市规划本身就具有法规性质。

正是在周鼎等人的推动下,深圳的城市基本建设才有了一个权威的指南,从而保证了特区城市基本建设乃至整个经济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特区初期的拓荒者们为特区勾勒的这幅建设蓝图激励特区人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也保证了深圳建设的科学与规范。工程兵加入基建大军

1979年,深圳组建特区之初,各路基建大军就开始向深圳集结,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就是这批大军中的一员。

当时,中央准备在广东深圳试办“出口特区”的消息传到基建工程兵一支队,大家感觉到又有一个新战场可以大干一场了,所以全队上下都非常兴奋。

为了妥善做好这项工作,基建工程兵一支队领导立即决定派部队到深圳支援特区建设。

经过实地考察并征得深圳市委同意后,支队党委从属下的5个团中抽调了千余名精兵强将,组成基建工程兵部队,南下深圳,参与建设。

在同时,支队还决定派一名副师长和一名副政委组建一个深圳指挥所,负责指挥在深圳的建设施工,以确保能出色完成施工任务。

当时,深圳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施工队伍的基本生活资料十分紧缺,施工材料匮乏,施工条件极差。

在困难面前,基建工程兵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不怕苦,不怕累,一边安家,一边投入施工。

一到深圳,部队就承接了建造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工程任务。

当时,基建工程兵在任务重、工期短的情况下,经过全体官兵的顽强拼搏,基建工程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紧接着,部队又承建了电子大厦、友谊商场、伴溪酒家、南头直升机场等工程,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就这样,基建工程兵凭借着吃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当时深圳施工队伍中声誉鹊起。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改革前沿: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二、艰苦创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