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春记忆:中央关心知青的生活、学习和未来未删减版全集免费试读

发布时间:2023-11-18 编辑:小编

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里,老一辈革命者为着一种理想的追求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时,又有什么必要去计较物质利益上的微小得失呢?

同样,当一批批满怀豪情的知识青年,在贫困落后的乡村重新尝试新的生活时,精神上是基于同样一个理想的支撑。

曾经洋溢在知青集体内的互相理解、互助互爱、同甘共苦、扶贫济弱等高尚品性,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种“合作互济”的分配方法,培养了青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很多青年积极劳动,为“合作互济”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合作互济”的思想基础。

1962年至1966年,全国国营农场累计接收安置了42万城市知识青年

到国营农垦系统的知识青年中,有60万人是跨省、区安置到边远地区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他们主要来自京、津、沪三大城市和浙江、四川两省。

在60年代后期,全国大部分省、区相继以国营农场为基础,组建了一大批生产建设兵团或农建师,划归各大军区或省军区领导。

生产建设兵团是带有军队编制特点的大型国营企业,内部保持着军队师、团、营、连的建制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工作机构和制度。

知识青年来到兵团后,在“屯垦戍边”方面做出了贡献。

1965年7月,周恩来和陈毅出国归来路经新疆时,视察了石河子垦区。他们看到垦区良田棋布,渠道纵横,林带葱郁,工厂林立,非常高兴。

周恩来和陈毅在石河子接见了上海知识青年杨永青等11人。

周恩来指着陈毅对知识青年们说:“这是你们老市长,他关心你们,特意来看望你们。”

杨永青的父亲是香港的资本家,她不留恋家庭富裕的生活,坚决要求到边疆扎根。

周恩来知道这一情况说,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们现在的表现和立场。只要能同原来的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全心全意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就会有光明前途。

周恩来的这段话,对于众多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曾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周恩来还引用“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的诗句教育兵团干部战士扎根边疆。

大规模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为安置潮水般涌出城市的下乡知青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从1968年到1971年,全国新组建的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3个农业(生产)师,分布在18个省、区。

与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相比,去生产建设兵团应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兵团,生活待遇有基本的保证,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组织上有人管理。这几点尤为知青家长所看重。

知青本人则往往为兵团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所吸引,对于众多因种种原因,不能加入到解放军那所大学校锻炼成长而沮丧不已的热血青年来说,参加兵团,“屯垦戍边”,在“反修的前哨”当“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未尝不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文】青春记忆:中央关心知青的生活、学习和未来未删减版全集免费试读
返回顶部